子宫内膜癌的概述
子宫内膜癌简介
起源于子宫内膜腺体的恶性肿瘤,又称子宫体癌,绝大多数为腺癌。为女性生殖器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子宫内膜癌远低于子宫颈癌,但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本病高于子宫颈癌,位于妇科恶性肿瘤的首位。高发年龄为58~61岁,约占女性癌症总数的7%,占生殖道恶性肿瘤20%~30%,近年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与宫颈癌比较,已趋于接近甚至超过。与长期持续的雌激素刺激,肥胖,高血压,糖尿病,不孕或不育及绝经等体质因素及遗传因素有关。
子宫内膜癌基本知识
是否属于医保:什么是医保疾病?
别名:子宫体癌,子宫癌
发病部位:子宫
传染性:无传染性
多发人群: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
相关症状:阴道出血,阴道分泌物增多,下腹疼痛,下腹胀痛,下腹部包块
子宫内膜癌诊疗知识
就诊科室:肿瘤科,妇科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3000——5000元
治愈率:40%
治疗周期:1-3个月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相关检查:生殖系统肿瘤检查项目,子宫颈涂片测试,子宫内膜活检,子宫输卵管造影,p53基因
相关手术:子宫及双附件切除术,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
常用药品:金鸡颗粒
子宫内膜癌的症状
子宫内膜癌有哪些症状?
向您详细介绍子宫内膜癌症状,尤其是子宫内膜癌的早期症状,子宫内膜癌有什么表现?得了子宫内膜癌会怎样?
子宫内膜癌症状
早期症状:阴道流血,量一般不多。多为血性液体或浆液性分泌物,合并感染则有脓血性排液,恶臭。下腹疼痛及其他
晚期症状:浸润周围组织或压迫神经可引起下腹及腰骶部疼痛。出现贫血、消瘦及恶病质等相应症状。子宫增大,合并宫腔积脓时有明显触痛,宫颈管内偶有癌组织脱出,触之易出血。
相关症状:阴道出血,阴道分泌物增多,下腹疼痛,下腹胀痛,下腹部包块,消瘦
子宫内膜癌症状诊断
一、.症状:
极早期无明显症状,以后出现阴道流血、阴道排液,疼痛等。
1.阴道流血:主要表现为绝经后阴道流血,量一般不多。尚未绝经者可表现为月经增多、经期延长或月经紊乱。
2.阴道排液:多为血性液体或浆液性分泌物,合并感染则有脓血性排液,恶臭。因阴道排液异常就诊者约占25%。
3.下腹疼痛及其他:若癌肿累及宫颈内口,可引起宫腔积脓,出现下腹胀痛及痉挛样疼痛,晚期浸润周围组织或压迫神经可引起下腹及腰骶部疼痛。晚期可出现贫血、消瘦及恶病质等相应症状。
二、体征:
早期子宫内膜癌妇科检查可无异常发
子宫内膜癌的病因
子宫内膜癌是怎么回事?
向您详细介绍子宫内膜癌的病理病因,子宫内膜癌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子宫内膜癌病因
子宫内膜癌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子宫内膜癌的病因不十分清楚。多数作者认为内膜癌有两种类型,可能有两种发病机制。一类较年轻些,在无孕酮拮抗的雌激素长期作用下,子宫内膜发生增生性改变,最后导致癌变,但肿瘤分化较好;另一类发病机制不清楚,可能与基因变异有关,多见于绝经后老年人,体型瘦,雌激素水平不高。在癌灶周围可以是萎缩的子宫内膜,肿瘤恶性度高,分化差,预后不良。
前一类占子宫内膜癌的大多数,长期的无孕酮拮抗的雌激素刺激可能是主要发病因素。许多年前,人们就知道,给实验动物雌激素,观察到子宫内膜细胞有丝分裂增多,可引起子宫内膜由增生过长到内膜癌的演变,而给予孕激素则可减少内膜细胞的有丝分裂。长期持续的雌激素刺激 子宫内膜在雌激素的长期持续刺激、又无孕激素拮抗,可发生子宫内膜增生症,也可癌变。体制因素 内膜癌易发生在肥胖,高血压,糖尿病,不孕或不育及绝经的妇女。遗传因素 约20%内膜癌患者有家族史。目前,对子宫内膜癌的病因仍不十分清楚,根据临床资料与流行病学研究结果,子宫内
子宫内膜癌的预防
子宫内膜癌应该如何预防?
向您详细介绍子宫内膜癌应该如何预防,常见预防措施有哪些。
子宫内膜癌预防
子宫内膜癌的预防主要针对于发病有关的危险因素:
1、开展防癌宣传普查,加强卫生医学知识、教育有更年期异常出血、阴道排液、合并肥胖、高血压或糖尿病的妇女,要提高警惕、及时就医,早期诊断。
2、治疗癌前病史,对子宫内膜有增长生过长,特别是有不典型增生患者,应积极给予治疗,严密随诊。疗效不好者及时手术切除子宫。若患者已有子女,或无生育希望或年龄较大者,可不必保守治疗。直接切除子宫。
3、有妇科良性疾病时,最好不采用放疗,以免诱发肿瘤。
4、严格掌握雌激素使用的指征,更年期妇女使用雌激素进行替代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同时应用孕激素以定期转化子宫内膜。
5、对有高危因素的人群应有密切随访或监测:子宫内膜癌患者在治疗后应密切定期随访,争取及早发现有无复发,约75%~95%复发是在术后2~3年内。常规随访应包括详细病史(包括任何新的症状)、盆腔的检查、阴道细胞学涂片、X光胸片、血清CA125检测及血常规、血化学检查等,必要时可作CT及MRI检查。一般术后2~3年内每3月随访1次,3年后可每6个月1次,5年后1
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检查
子宫内膜癌的鉴别
子宫内膜癌如何鉴别?
向您详细介绍子宫内膜癌应该如何鉴别诊断。
子宫内膜癌鉴别
子宫内膜癌鉴别诊断
该病须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一、绝经后出血
首先应警惕是否为恶性肿瘤,尽管随年代的进展,绝经后出血中恶性肿瘤的比例已大大下降。如Knitis等报道,40年代绝经后阴道流血中恶性疾病占60~80%,70年代隆至25~40%,80年代又降至6~7%。国内苏应宽等报道,60年代恶性疾病占76.2%,内膜癌占恶性病12.9% .80年代末,黄荷凤等报道,恶性病症占22.7%,而内膜癌占恶性病例的45.5%,宫颈癌占43.6%。郑英等报道,恶性疾病占24.9% (良性占73.3%),居绝经后出血的第2位。从绝经年限看,绝经5年占14%,绝经5~15年者占68.3%。可见,在恶性肿瘤中随年代的进展,子宫内膜癌有上升的趋势。黄荷凤的报道甚至超过了宫颈癌。绝经后出血情况与癌变程度不一定成正比。出血量可能很少,出血次数也不多而癌病变可能已经比较明显。所以应仔细做妇科检查,查清阴道、宫颈、子宫体、附件有无异常情况存在。由于可能有两种以上病变同时存在,如存在老年性阴道炎同时有子宫内膜癌,所以决不能因已发现一种病变而忽
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方法
子宫内膜癌怎样治疗?
向您详细介绍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方法,治疗子宫内膜癌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子宫内膜癌应该吃什么药。
子宫内膜癌诊疗知识
就诊科室:肿瘤科,妇科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3000——5000元
治愈率:40%
治疗周期:1-3个月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子宫内膜癌一般治疗
子宫内膜癌辨证论治
- 子宫内膜癌一般治疗
子宫内膜癌西医治疗
由于子宫内膜癌转移播散规律认识的深入,对内膜癌病理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肌层受侵深度及淋巴转移等与预后相关因素的重视,使得FIGO 1988年采用的手术-病理分期(surgical-pathologic staging)在临床得以广泛应用。根据手术探查及病理检查的分期结果,对病变范围及影响预后相关危险因素作出准确地全面评估,结合病员全身状况选择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对内膜癌患者进行个体化的治疗已成为当前总趋势。治疗的主要方法有手术(包括手术分期)、放射治疗(腔内,腔外放射)、化学抗癌药物及激素治疗。子宫内膜癌诊断时多为早期病变局限于子宫体,可用全子宫切除和双附件切除术,因而以往均认为其5年存活率高,是相对&
子宫内膜癌的护理
子宫内膜癌应该如何护理?
向您详细介绍子宫内膜癌应该如何护理,子宫内膜癌常见的护理办法有哪些。
子宫内膜癌一般护理
- 子宫内膜癌一般护理
子宫内膜癌护理
子宫内膜癌在危险因子有从未生育、肥胖、糖尿病、过晚停经、子宫内膜过度增生、不孕症、多囊性卵巢症状群、慢性不排卵等。从未生育且中年之后发福正是子宫内膜癌的高危险群。因此,不管有无性经验,有异常出血的情形,最好都能够找诊治,以免延误治疗的时机。
子宫内膜癌的症状主要症状为子宫异常出血。大约有九成的病人在早期会有出血的情形。因此,大部份的病人都能在早期癌细胞尚未扩散出去之 前诊断出来,这一类的病人的预后也比较好。
只有少数约百分之五的人会完全没有症状,发现比得较晚,预后也相对比较不好。接受手术治疗时,发现如果癌细胞己经转移出去了。因此,手术后必须接受进一步的放射线治疗。
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年龄来讲,大部份的病例发生在45到59岁之间。百分之60的病例发生在50岁之后。但仍约有百分之15的病例出现在40岁之前。 好发年龄的中位值是在52到54岁。因此,子宫内膜癌是可以发生在生育年龄,及其后的任何一个年龄层。年轻妇女月经异常仍不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