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脱垂的概述
直肠脱垂简介
直肠脱垂是指肛管、直肠甚至乙状结肠下端向下移位突出于肛门外的一种病理状态。仅黏膜下脱是不完全脱垂,直肠全层下脱为完全脱垂。脱垂部分位于直肠内称内脱垂,脱出肛门外则称外脱垂。直肠脱垂以儿童及老年人多见,直肠脱垂在儿童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多数在5岁前自愈,故以非手术治疗为主。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较严重者,长期脱垂将致阴部神经损伤产生肛门失禁、溃疡、肛门周围感染、直肠出血、脱出肠段水肿坏死及狭窄,应以手术治疗为主。
直肠脱垂基本知识
是否属于医保:什么是医保疾病?
发病部位:肠
传染性:无传染性
多发人群:幼年期,老年期,久病体弱和身体瘦高者,女性高于男性
相关症状:里急后重,肛门坠胀,无力,便血,排便不尽感
并发疾病:溃疡病大出血,肠套叠,小儿直肠脱垂,小儿慢性肉芽肿病,小儿乳糜泻
直肠脱垂诊疗知识
就诊科室:肛肠外科,消化内科
治疗费用: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3000——5000元
治愈率:80%
治疗周期:1-3个月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相关检查:尿常规,便常规,直肠镜,肛门视诊,肛门指检
相关手术:直肠前壁折叠术,肛门紧缩术,肛门
直肠脱垂的症状
直肠脱垂有哪些症状?
向您详细介绍直肠脱垂症状,尤其是直肠脱垂的早期症状,直肠脱垂有什么表现?得了直肠脱垂会怎样?
直肠脱垂症状
早期症状:感觉直肠胀满,排粪不净,以后感觉排便时有肿块脱出而便后自行缩回,常感大便排不尽,肛门口有黏液流出,便血、肛门坠胀、疼痛和里急后重,有时伴有腰部、下腹部或会阴部酸痛不适。
晚期症状:咳嗽、用力或行走时都会脱出,需用手托住肛门。如直肠脱出后未及时托回,可发生肿胀、炎症,甚至绞窄坏死。
相关症状:里急后重,肛门坠胀,无力,便血
直肠脱垂症状
直肠脱垂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以儿童和老年人多见。
1、临床分类
根据脱垂程度,分为部分性脱垂和完全性脱垂2种。
(1)部分性脱垂:
为直肠下端黏膜与肌层分离,且向下移位形成皱襞,故又称黏膜脱垂或不完全脱垂。其脱出组织较少,长度为2~5cm,可以是部分黏膜或全圈黏膜下脱,可呈放射状排列。脱垂部分为两层黏膜,与肛门之间无沟状隙。
(2)完全性脱垂:
为直肠全层脱出,严重时直肠和肛管均翻出肛门外。脱出组织多,长度常超过10cm,形状呈宝塔状,黏膜皱襞呈环状排列,脱垂部分为两层折叠的肠壁组织。成人大多是完全脱垂,女性较多,常伴有肛门功
直肠脱垂的病因
直肠脱垂是怎么回事?
向您详细介绍直肠脱垂的病理病因,直肠脱垂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直肠脱垂病因
主要病因:发育不良,营养不良,年老体弱,便秘,腹泻、前列腺肥大、慢性咳嗽等所致
一、发病原因
1、解剖因素 (30%):
小儿骶尾骨弯度小,直肠较垂直,腹内压增高时,直肠缺乏支持而易于脱垂,直肠前陷凹腹膜反折过低,腹内压增高和肠袢压迫使直肠前壁突入直肠壶腹导致脱垂,老年人肌肉松弛,生育过多或分娩时会阴撕裂亦可使直肠发生脱垂。
2、腹内压增高 (20%):
长期便秘,腹泻,慢性咳嗽和排尿困难等引起腹内压增高,可导致直肠脱垂,近年来国外研究发现,直肠脱垂常伴有精神或神经系统疾患,两者间的关系目前尚不清楚,有人认为神经系统病变时,控制及调节排便的功能发生障碍,直肠慢性扩张,对粪便刺激的敏感性减弱,从而产生便秘和控制排便能力下降,排便时异常用力,使肛提肌及盆底组织功能减弱,也是直肠脱垂的常见原因。
3、其他外伤(10%):
二、发病机制
1.病理生理
(1)维持直肠稳定的因素:
Mass和Rives指出,直肠的稳定是一个复杂的机制,稳定直肠的基本因素有3
直肠脱垂的预防
直肠脱垂应该如何预防?
向您详细介绍直肠脱垂应该如何预防,常见预防措施有哪些。
直肠脱垂预防
一、直肠脱垂预防:
直肠脱垂患者要坚持作体育锻炼和强壮腹部肌肉锻炼,以改善人体气血亏虚及中气不足的状况,这对于巩固疗效和预防直肠脱垂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预防措施有:
1)积极除去各种诱发因素
如咳嗽、久坐久站、腹泻、长期咳嗽、肠炎等疾病,婴幼儿尤要注意。
2)平时要注意增加营养
生活规律化,切勿长时间地蹲坐便盆,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防止大便干燥,便后和睡前可以用热水坐浴,刺激肛门括约肌的收缩,对预防直肠脱垂有积极作用。
3)有习惯性便秘或排便困难的患者
除了要多食含纤维素的食物外,排便时不要用力过猛。
4)妇女分娩和产后要充分休息
以保护肛门括约肌的正常功能。如有子宫下垂和内脏下垂者应及时治疗。
5)经常做肛门体操
促进提肛肌群运动,有增强肛门括约肌功能的效果,对预防本病有一定作用。
二.其他注意事项:
长期脱垂和失禁可使肛门松弛
直肠脱垂的鉴别
直肠脱垂的治疗方法
直肠脱垂怎样治疗?
向您详细介绍直肠脱垂的治疗方法,治疗直肠脱垂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直肠脱垂应该吃什么药。
直肠脱垂诊疗知识
就诊科室:肛肠外科,消化内科
治疗费用: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3000——5000元
治愈率:80%
治疗周期:1-3个月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直肠脱垂一般治疗
直肠脱垂辨证论治
- 直肠脱垂一般治疗
一、直肠脱垂西医治疗
1.非手术疗法
(1)纠正便秘,
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去除腹内压增高的因素。
(3)防止脱垂黏膜受损:
直肠脱出后需立即托回,防止脱垂黏膜受损,复位后可用纱布卷堵住肛门,也可用丁字带压紧肛门以防脱出。
(4)局部注射法:
用5%~10%酚甘油经肛门注射于直肠黏膜下,使黏膜与肌层粘连;或经肛周作直肠周围注射,使直肠与周围组织粘连固定。
在儿童多为部分脱垂,不严重,一般可采取非手术疗法。引起脱垂的一些原因如营养不良、慢性咳嗽、腹泻、便秘等都应予以治疗,不少患儿经治愈这些疾患后,直肠脱垂可以自愈。此外还可练习在平卧位排便,即使蹲位排便也嘱病人不宜过分用力,必要时可服一些缓泻剂。便后如有脱垂应即时复位
直肠脱垂的护理
直肠脱垂的并发症
直肠脱垂可能并发哪些疾病?
向您详细介绍直肠脱垂有哪些并发病症,直肠脱垂还会引起哪些疾病?
直肠脱垂常见并发症
溃疡病大出血,肠套叠,小儿直肠脱垂,小儿慢性肉芽肿病,小儿乳糜泻
直肠脱垂并发症
1、出血
偶尔因直肠孤立性溃疡可发生大出血。
2.肛门失禁
16%~20%的对气体失禁,17%~24%完全失禁,直肠脱垂引起失禁的原因包括:
①直肠脱垂产生实质性的直肠扩张
引起肛门内括约肌持续反射性抑制而松弛,尤其在老年人因耻骨直肠肌薄弱,活瓣不起主要作用时则一旦内括约肌功能障碍,就将引起失禁。
②分娩或长期用力排便使会阴异常下降
造成阴部神经被拉长的伸展性损伤,使盆底横纹肌去神经变性薄弱,肛管直肠测压有助于了解肛门括约肌等的功能,张连阳等对直肠内脱垂患者行肛管测压的结果表明其存在肛管压力的降低,其中直肠黏膜脱垂有肛管静息压降低,而全层直肠套叠则存在肛管静息压和咳嗽压的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