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的概述
精神分裂症简介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以基本个性改变,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最常见的精神病。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病中最常见的一组精神病,美国六个区的调查资料显示,其年发病率为0.43permil;~0.69permil;,15岁以上为0.30permil;~1.20permil;(Babigian,1975),我国部分地区为0.09permil;,根据国际精神分裂症试点调查(IPSS)资料,18个国家的20个中心,历时20多年调查3000多人的调查报告,一般人群中精神分裂症年发病率在0.2permil;~0.6permil;之间,平均0.3permil;(Shinfuku,1992)。
精神分裂症基本知识
是否属于医保:什么是医保疾病?
发病部位:心理
传染性:无传染性
多发人群:青壮年,自卑者,工作压力大,抑郁的人大部分都会
相关症状:幻觉,思维破裂,思维紊乱,精神运动性兴奋,色情行为
精神分裂症诊疗知识
就诊科室:精神病科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10000-50000元)
治愈率:10%
治
精神分裂症的症状
精神分裂症有哪些症状?
向您详细介绍精神分裂症症状,尤其是精神分裂症的早期症状,精神分裂症有什么表现?得了精神分裂症会怎样?
精神分裂症症状
早期症状:比较孤僻,不愿和别人交流,或者是避免社交,自己守着自己的小天地;犯了一点小错误就常常内心纠结好几天,别人一句不经意的批评就会觉得自己没有什么用,很容易自责。
晚期症状:出现幻想幻听,主要是以幻听为主,这个时候可能自己的思维会受到一些干预,常常做出些令人匪夷所思的行为,有些患者还会出现自杀、自残、想出走的冲动
相关症状:幻觉,思维破裂,思维紊乱,精神运动性兴奋,色情行为,暴力冲动行为,运动性兴奋或抑制,认知功能损害,分离性身份障碍,控制能力丧失
一.症状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主要以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的不协调为表现精神病。临床症状十分复杂和多样。其主要症状如下:
1、精神症状
本病的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临床表现可有很大差别。但它均具有特征性的思维、情感、行为的不协调和脱离现实环境的特点。布鲁勒(E.Bleuler)认为,本病的主要临床特点是人格的分裂。从症状机制出发,分为原发性症状和继发性症状。布鲁勒所指的原发性症状包括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
精神分裂症是怎么回事?
向您详细介绍精神分裂症的病理病因,精神分裂症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精神分裂症病因
一、发病原因
精神分裂症无论从生物学或是方法学角度而言,都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疾病。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治疗和预防,一直是精神病学研究的中心课题。传统医学模式强调生物性的病因,按照这一观点,精神分裂症属于原因不明的疾病。因为,自从发现致病微生物后,人们习惯把各种疾病的病因都看成是单一的因素,如果找不到单一病因就认为是病因未明。许多常见疾病都可以认为是病因未明,例如高血压、胃溃疡等。精神分裂症当然也属于这一类。不过,这一传统概念已有所变化,反映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疾病模式的变化方面,即由原来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化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这意味着对多数疾病来说,其发病不是绝对地取决于单一因素,例如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不一定就患肺结核(实际上多数不患肺结核),是否患病还决定于本人当时的精神和躯体状况,而这些又和其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就精神分裂症而言,有些人认为它也是由许多因素综合作用引起的。有人甚至认为,即使在将来,也无法找出能解释所有精神分裂症的单一致病因素。因此本文介绍的病因学研
精神分裂症的预防
精神分裂症应该如何预防?
向您详细介绍精神分裂症应该如何预防,常见预防措施有哪些。
精神分裂症预防
一、精神分裂症预防
精神卫生工作提出了三级预防的概念,一级预防是指从病因发病机理方面采取措施,预防疾病的发生。二级预防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三级预防指预防复发和防止残疾。
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原因及发病机理迄今尚未充分阐明,所以一级预防难以实施。在二级预防方面,国内外学者作了大量的工作,如诊断标准的统一、标准评定量表的使用、对疾病进行早期的心理社会干预,使二级预防工作进展较快。三级预防主要指康复,指利用尽可能取得的条件和时机采取综合的手段,使患者达到最大限度的功能恢复。精神分裂症病人复发率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尽量让病人不复发或少复发,是重要的防治措施,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出院前的心理治疗
在精神分裂症病人经住院治疗大部分精神症状消失后,自知力部分恢复,通过心理治疗,帮助病人认识自己的精神症状变化的情况,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教会病人一些防治疾病复发的方法。
2 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
使病人得到医疗性监护的保证及心理上的支持。
3 建立定期门诊随访制度
指导患者服用适量的维持治疗药
精神分裂症的鉴别
精神分裂症如何鉴别?
向您详细介绍精神分裂症应该如何鉴别诊断。
精神分裂症鉴别
具有典型精神分裂症的病例,按操作性诊断标准,诊断一般不困难。当症状表现不典型、不明确时,需要与下列疾病鉴别。
1、神经衰弱
部分精神分裂症病人,特别是以阴性症状为早期表现者,早期可出现无力、迟钝、完成工作困难、注意力不集中等类似神经衰弱症状。但神经衰弱病人的自知力是完整的,病人完全了解自己病情变化和处境;有时还对自己的病情作出过重的估价,情感反应强烈,积极要求治疗。早期精神分裂症病人有时虽可有自知力,但不完整,没有相应的情感反应和迫切治疗的要求。若仔细追溯病史,详细了解病情,则可发现这些病人有兴趣减少、情感迟钝、行为孤僻或思维离奇等阴性症状。
2.强迫性神经症
部分精神分裂症的早期阶段以强迫状态为主,此时需要与强迫性神经症鉴别。精神分裂症强迫状态具有内容离奇、荒谬和不可理解的特点,自知力一般不完整,病人摆脱强迫状态的愿望不强烈,为强迫症状纠缠的痛苦体验也不深刻,这些都与强迫性神经症不同。随着病程的进展,情感反应日趋平淡,并在强迫性症状的背景上,逐渐出现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
3.抑郁症,
抑郁发作 精神分裂症早期症状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方法
精神分裂症怎样治疗?
向您详细介绍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方法,治疗精神分裂症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精神分裂症应该吃什么药。
精神分裂症诊疗知识
就诊科室:精神病科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10000-50000元)
治愈率:10%
治疗周期:30天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精神分裂症一般治疗
精神分裂症辨证论治
- 精神分裂症一般治疗
精神分裂症西医治疗
(一)治疗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抗精神病药物起着重要作用。支持性心理治疗,改善病人的社会生活环境以及为提高病人社会适应能力的康复措施,亦十分重要。一般在急性阶段,以药物治疗为主。慢性阶段,心理社会康复措施对预防复发和提高病人社会适应能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抗精神病药物,又称神经阻滞剂,能有效地控制精神分裂症的精神症状,40多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明显提高了精神症状的缓解率和精神病患者的出院率。有作者统计近100项(AF Lehman,1998)双盲对照,发现抗精神病药物能对50%~80%左右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有明显疗效,而对照安慰剂仅5%~45%左右。
最常用的抗精神病药物,最早在20世纪50年代发现的有以氯丙
精神分裂症的护理
精神分裂症应该如何护理?
向您详细介绍精神分裂症应该如何护理,精神分裂症常见的护理办法有哪些。
精神分裂症一般护理
- 精神分裂症一般护理
精神分裂症护理
精神卫生工作提出了“三级预防”的概念,
一级预防
是指从病因发病机理方面采取措施,预防疾病的发生。二级预防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三级预防指预防复发和防止残疾。
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原因及发病机理迄今尚未充分阐明,所以一级预防难以实施。在二级预防方面,国内外学者作了大量的工作,如诊断标准的统一、标准评定量表的使用、对疾病进行早期的心理社会干预,使二级预防工作进展较快。
二级预防:
在精神分裂症的一级预防尚未能实施以前,预防的重点应放在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和预防复发上。因此要在社区建立精神病防治机构,在群众中普及精神病防治知识,消除对精神病人歧视、不正确的看法,使病人能及早发现和早期得到治疗。在返回社会后,要动员家庭和社会力量,为病人康复创造条件。在社区康复机构的指导和训练下,在家庭的支持下,提高病人社会适应能力,减少心理应激,坚持服药,避免复发,减轻残疾。国内外的经验均说明其重要性和可行性。
遗传咨询:遗传素质是精神分裂症发生
精神分裂症的并发症
精神分裂症可能并发哪些疾病?
向您详细介绍精神分裂症有哪些并发病症,精神分裂症还会引起哪些疾病?
精神分裂症常见并发症
精神分裂症并发症
由于疾病本身的特征,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迁延性疾病,病情容易反复。每一次复发都有可能导致患者大脑的永久性损伤,认知功能进一步受损、社会功能进一步下降;对于患者家属,复发意味着亲人病情的恶化和多次强制性的住院治疗,必须承担更大的经济负担和情感压力;对于医务工作者,复发会增加治疗的难度,以及最终预后的不理想。因此有效预防精神分裂症的复发已经成为一个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另外,患者对任何其它疾病都没有特殊的免疫力,反之,由于精神症状,生活自理能力差,罹患其它躯体疾病的机会增多。要指出的是:精神分裂症和其它躯体疾病在治疗上存在着对抗性的矛盾,有以下几种情况:
(1)精神分裂症并发结核病:
因为精神分裂症病人具有生活懒散、退缩、饮食不主动、孤独少动等症状,常导致营养状况下降及机体抵抗力差,所以易并发结核病,如肺结核及肠结核等。并发肺结核的处理方法是:首先请精神科医师和结核科医师会诊,看看两个病各自的严重程度如何。如精神分裂症病情已趋稳定,而